张清津,香港正版资料兔费大全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、所长,致力于以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中国的制度、文化和宗教变迁,主张从经济、社会、文化转型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农村,是最早介绍、推动宗教经济学在大陆发展的学者,并几次赴美参加宗教经济方面的学术会议。先后承担一项国家课题,省课题多项。
主要论文:
“Spiritual capital and the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in
“农村分工深化与社会结构变迁”,《理论学刊》,2014年12期,68-75页。
“The Lack of afterlife and its effects on Chinese economic behavior”,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,Volume 3, Number 5, May 2013, pp. 288-304
“转型期村庄的文化变迁-基于专业分工的分析”,《东岳论丛》,2013年2期, pp. 39-46.
“宗教经济学:成就与发展”,《宗教与哲学》, 2012年,第二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 pp. 470-99
“灵性资本与中国宗教市场中的改教”,《文史哲》2012年第3期, pp. 132-42.
“来世效用的缺乏与中国人的经济行为”,《东岳论丛》,2011年第10期, pp. 101-112;
“制度竞争力与山东的发展潜力”,《山东财政学院学报》,2011年第1期。
“城乡统筹中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协调”,《三农中国》,2010年第13辑;
“The various responses to financial crisi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”,载Australia, China and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,Flinders University Press, 2010
“宗教市场中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”,《东岳论丛》,2010年2期;
“宗教信仰的经济分析”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,2010年2期;
“精神资本与中国宗教市场中的基督教皈依”,《中国民族报》,2009年8月18日;
“对外贸易的制度竞争力研究——以山东为例”,《东岳论丛》2007年第5期;
“市场投入与宗教投入之间的均衡——不同社会宗教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”,《制度经济学研究》,2005年第6辑;
“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经济行为的影响”,《制度经济学研究》,2006,第十四辑,与舒萍合作;
“强偏好、弱偏好与制度演化”,《经济学家》,2006年第3期, pp. 89-96。
学术随笔:
“道德、法律和制度专业化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4年第六十四辑。
“以好的制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”,《大众日报》,2013年12月1日,6版
“说谎的社会成本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3年6月,总第60辑。
“生活中容易误解的经济学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2012年第3辑
“说说中国的微观文明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2012年第1辑
“来世概念的缺乏与中国人的经济行为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2011年第4期;
“灵性资本与中国人的宗教选择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1年第1期
“资本的灵性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2010年第6期;
“年龄的价值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2010年第5期;
“价值的价值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9年3期;
“当宗教遇到经济学”,《中国民族报》,2009年1月6日;
“经济学家看宗教:宗教经济学”,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8年6期
译著:
《福祉经济学》,黄有光著,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,2004年
《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》,基佐著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9年
《充分就业与自由贸易》,波兰尼著,复旦大学出版社,2011年
译文:
“家庭结构、制度和增长:西方自治组织的起源与含义”,《制度经济学研究》2012年第2期。
“理性的无知和理性的非理性”,《东岳论丛》2012年第9期
“宗教经济学”,《山东财政学院学报》2011年第6期
“家庭时间分配与教堂出席”,《制度经济学研究》2009年第25辑
“宗教经济学导论”,《制度经济学研究》2006年,第12辑
“在转型中迷失:通往资本主义道路上的生活满意度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9年第9期
“殉教市场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9年第5期
“新教改革的经济学分析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9年11期
“文化是否影响经济结果?”《制度经济学研究》2008年第20辑
“为什么是欧洲和西方,而不是中国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8年第3期
“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:经常被夸大,通常是短暂的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7年第2期
“中东地区何以经济落后:经济停滞的历史机理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6年第3期
“人民的鸦片?宗教和经济态度”,《开放时代》2006年第4期
省领导批示研究报告:
“科学发展、和谐发展、率先发展的根本之策是提升山东制度竞争力”,2007年8月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批示
“关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、推进制度创新的调研报告”,2007年12月获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批示
“政府能够在‘保增长’中大有作为:青岛开发区‘保增长’的做法与启示”,2009年9月获省委书记姜异康批示
“发展农业总部经济,占据农业生产经营制高点”,2009年10月获时任省长姜大明批示
“经济林产业化: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”,2012年获国家林业局书记、局长赵树丛批示
“关于建设山东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议”,2014年6月分获王军民、赵润田批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