涂可国,男,1961年生,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人,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,同年进入香港正版资料兔费大全工作至今。历任香港正版资料兔费大全儒学研究所所长(2003-2009年)、文化研究所所长(2009-2019年),现任香港正版资料兔费大全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、二级研究员、资深专家,香港正版资料兔费大全儒家哲学重点学科负责人,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、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、山东省哲学学会副会长、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、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等。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入库专家、首批齐鲁文化英才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入职以来,共出版专著8部,主编及参著50多部,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。涂可国的社会哲学、社会文化研究在学界独树一帜,是社会儒学、道德儒学、文化儒学和人类儒学的开创者、倡导者之一,现代儒学“新泰山学派”的主要代表之一,建构了较为系统的儒家责任伦理学体系。
主持、参与完成国家、省部级课题30余项,主要有:主持完成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儒学对人发展的影响研究”、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“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研究”;主持完成外交部课题“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公共外交”、中宣部委托课题“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基本框架研究”“先进文化的内涵、标准与主要表现”“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”;主持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“儒家伦理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”“山东省四德建设工程研究”“儒家道德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”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曲阜模式研究”“生态伦理研究”“儒学大辞典”等。
涂可国在儒学、哲学和文化学等专业领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。一是在儒学研究方面,重点围绕儒家伦理学、儒家人学、儒家哲学、儒学形态学(主要包括社会儒学、文化儒学、生命儒学、人类儒学等)、儒家文化学等进行探讨,出版个人专著《儒学与人的发展》《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》,主编《儒家哲学文库》《荀子思想研究》《国际儒学论丛》集刊(2019年第2辑以后)、《社会儒学论丛》《文化儒学研究(一)》和《儒家哲学研究丛书》等,并在《哲学研究》等刊物上发表《论儒学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悖论及其影响》《儒家财富观》《儒家责任伦理考辩》等大批论文。二是在文化研究方面,出版个人专著《文化中国导引:文明传习与精神塑造》,合著《文化现实与文化建构——中国社会文化研究》《文明山东》,主编《社会文化导论》《中国文化新体系》《文化工程》《鲁商文化概论》《山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化篇》《山东文化蓝皮书》(2010-2019年)《中国文化论衡》集刊(第1辑-第7辑)和《中国文化研究丛书》等,发表学术论文《文化的价值分析》《文化中国: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》《论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》《全面把握市场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关系》等。三是在哲学研究方面,出版个人学术专著《社会哲学》,合作出版专著《崇高的中国精神——共和国英雄模范人物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》《重建天人观:生态伦理研究》《人学原理》《当代哲学主流研究》等,发表学术论文《发展社会哲学是当代中国哲学的重要方向》《社会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新探》《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社会哲学理论》等。
涂可国的学术研究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。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(合作1项)、二等奖5项、三等奖1项、全国“五个一工程”奖1项(合作)。获得一等奖的成果有论文《儒家责任伦理考辨》(独立)、著作《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研究》(合作):获得二等奖的成果有论文《论儒学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悖论及其影响》、专著《儒学与人的发展》《社会哲学》和主编的《2011年山东文化蓝皮书》等。入职以来,共有30多篇文章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新华文摘》《光明日报》《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》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复印、摘登或转载。
涂可国近五年来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
一、论文类
1.《用之有节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6年12月12日;
2.《儒家孝悌伦理的理性审视》,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6年第1辑,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;
3.《儒家智德与人之发展》,《孔学堂》2016年第1期;
4.《社会儒学视域中的荀子“群学”》,《中州学刊》2016第9期;
5.《荀子人性论真义之再辨析》,《临沂大学学报》2016年第2期;
6.《儒家德治文化与中国社会治理》,《荀子思想与依法治国》,青岛出版社2016年版;
7.《儒家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作用》,《理论学习》2016年第3期;
8.《加强社会责任体系建设》,《理论学习》2016年第10期;
9.《荀子治道思想的礼治主义特质分析》,《儒学天地》2016年第3期;
10.《儒家人性论层次论思想与新常态下人的发展观》,《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的发展》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;
11.《儒家文化的层次性及其人文意蕴》,《孔子学刊》2017年第8辑;
12.《儒家正论的五元结构》,《齐鲁学刊》2017第9期;
13.《孟子责善论面临的合理性挑战》,《现代哲学》2017年第5期;
14.《生态责任伦理的义理结构》,《伦理学研究》2017年第2期;
15.《儒家孝悌责任伦理论辩》,《周易研究》2017年第4期;
16.《儒家性情的内涵、义理和转化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7年第6期;
17.《儒家勇论与血性人格》,《理论学刊》2017年第4期;
18.《儒家之“义”的责任伦理意蕴》,《孔子研究》2017年第5期;
19.《荀子责任伦理思想发微》,《东岳论丛》2017年第3期;
20.《儒家义务伦理辨证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2017年第6期;
21.《儒家责任伦理考辨》,《哲学研究》2017年第12期;
22.《儒家德治的四大形态与以德治国的战略思维》,《周易研究》2018年第3期;
23.《责己与责人:儒家责任伦理主体指向的二元结构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2018年第4期;
24.《社会儒学视野中的儒家民说》,《江汉论坛》2018年第9期;
25.《儒家成己成人说新解》,《甘肃社会科学》2018年第3期;
26.《儒学: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的辩证统一》,《东岳论丛》2018年第8期;
27.《文化中国:内在意蕴与时代价值》,《烟台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8年第2期;
28.《儒家责过伦理思想管窥》,《齐鲁学刊》2018年第8期;
29.《墨子责任伦理思想析论》,《墨子研究论丛》(十二),齐鲁书社2018年版;
30.《得众济众——先秦儒家关于为政者的群众责任观》,《光明日报》2018年5月12日;
31.《王阳明责任伦理思想管窥》,《宁波市委党校学报》2018年第6期;
32.《儒家责任伦理学建构》,《儒学天地》2018年第2期;
33.《家学视域中的儒家齐家责任伦理》,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8年第2辑,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;
34.《人类共同体视野中的儒家群体责任观》,《领导科学报》2018年10月1日;
35.《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》,《河北学刊》2018年第1期 ;
36.《打造中国区域性文化中心》,《2017年山东文化发展分析报告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版;
37.《当代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建设》,《皮书研创与当代中国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;
38.《文化儒学:当代中国儒学新形态》,《孔学堂》2018年第1期;
39.《大力加强儒学对人发展的影响研究》,《人文天下》2018年第15期;
40.《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之道》,《人文天下》2018年第22期;
41.《作别“互害”循环的怪圈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18年第11期;
42.《儒家天下责任观的历史》,《人文论丛》2018年第1期;
43.《心与事:朱子心学责任伦理》,《求索》2019年第5期;
44.《儒家社会角色责任思想探》,《周易研究》2019年第4期;
45.《从三重维度看先秦儒家心学精髓》,《齐鲁学刊》2019年第5期;
46.《儒家行为责任伦理论要》,《孔子研究》2019年第5期;
47.《加强中国社会文化研究》,《人文天下》2019年第8期;
48.《文学文化学论纲》,《人文天下》2019年第2期;
49.《政治儒学的一个重要向度:先秦儒家的法治思想》,《当代儒学》2019年第5期;
50.《儒家为政责任伦理诠释》,《中华孔学》2019年第3期;
51.《朱熹责任伦理思想析论》,《朱子学研究》2019年第6期;
52.《儒家文化的当代价值》,《文化儒学研究(一)》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;
53.《文化与责任:儒家文化责任伦理思想》,《国际儒学论丛》2019年第2期,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;
54.《试论儒家的国家责任伦理思想》,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9年第1期;
55.《充分认识和把握共和国英雄群体精神的时代价值》,《济南日报》2019年9月28日;
56.《山东文化发展报告(2019):前言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;
57.《陆九渊责任伦理思想析论》,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》2020年第10期;
58.《儒家圣人责任伦理要义》,《中原文化研究》2020年第1期;
59.《论“三俗文化”及其社会治理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》2020年第9期,2/2;
60.《儒家礼规责任伦理》,《当代儒学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;
61.《英模精神与“四德建设”》,《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》2020年第5期;
62.《董仲舒责任伦理思想与当代社会责任体系建设》,《衡水学院学报》2020年第5期 ;
63.《良知与责任:王阳明责任伦理思想再论》,《孔学堂》2020年第2期;
64.《儒家德治深层义理结构》,《儒林》2020年第8辑,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5月版;
65.《法家责任内涵与类型思想管窥》,《管子学刊》2020年第3期;
66.《推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(一)》,《人文天下》2020年第19期;
67.《推动山东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(二》),《人文天下》2020年第21期;
68.《多措并举,激发脱贫内生动力》,《光明日报》2020年9月10日;
69.《孟子“四心”“四端”与“四德”的真实逻辑》,《武汉大学学报》2020年第2期;
70.《儒家责任伦理的辩证特征》,《国际儒学论丛》2020年第2期,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;
71.《儒家天命责任伦理论纲》,《河北学刊》2020年第2期;
72.《天性责任、气性责任与才性责任——儒家三大人性责任形态思想论析》,《齐鲁学刊》2020年第3期;
73.《传统儒家公私观及其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》,《东岳论丛》2020年第8期;
74.《全球化背景下国族认同的困顿与着力点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20年第2期;
75.《儒家为何重礼》,《探索与争鸣》2020年第9期;
76.《<孔子仁学思想研究>序》,冯晨《孔子仁学思想研究》,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;
77.《一多不分,融通中西——<安乐哲儒家哲学研究>评介》,《孔子研究》2020年第5期;
78.《董仲舒责任伦理思想透视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报道》2019年12月15日;
79.《传统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报道》2020年8月16日;
80.《中西伦理学比较视阈中的儒学责任伦理思想研究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报道》2020年10月16日;
81.《儒家治道思想论衡》,《山东社会科学报道》2020年12月1日;
82.《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八大社会气象解读》,《学术界》2020年第6期;
83.《生命儒学具备强大的解释力》,《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1月16日。
二、著作类
(一)专著
1.《文化现实与文化建构——中国社会文化研究》,两人合著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;
2.《文化中国导引:文明传习与精神塑造》,独著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;
3.《崇高的中国精神——共和国英雄模范人物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》,两人合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;
4.《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》,独著,济南出版社 2020年版;
5.《重建天人观:生态伦理研究》,两人合著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。
(二)主编
1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6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版;
2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6年第2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版;
3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7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版;
4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7年第2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版;
5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8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版;
6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8年第2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版;
7.《中国文化论衡》2019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版;
8.《国际儒学论丛》2019年第2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版;
9.《国际儒学论丛》2020年第1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年版;
10.《国际儒学论丛》2020年第2辑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版;
11.《山东文化发展报告(2017)》(文化蓝皮书)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;
11.《山东文化发展报告(2018)》(文化蓝皮书)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;
12.《山东文化发展报告(2019)》(文化蓝皮书)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;
13.《文化儒学研究(一)》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;
14.《山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化篇》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;
15.《社会儒学论丛》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;
16.《黄玉顺生活儒学研究》,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。
三、社会反响类
(一)获奖
《儒家责任伦理考辩》,载《哲学研究》2017年第5期,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9年度一等奖;
(二)转载
1.《社会儒学:当代儒学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选择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16年第2期复。
2.《孟子责善论面临的合理性挑战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18年第2期复。
3.《儒家性情的内涵、义理和转化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17年第9期复。
4.《荀子责任伦理思想发微》,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14期论点摘编;
5.《儒家责任伦理考辩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、《新华文摘》2018年第9期论点摘编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伦理学》2018年第3期复。
6.《儒家责过伦理思想管窥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伦理学》2018年第10期复印、《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》2018年第5期论点摘编;
7.《多元一体的社会儒学》,《高校文科学报学术文摘》2018年第5期论点摘编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18年第10期复。
8.《孟子责善论面临的合理性挑战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18年第2期复。
9.《孟子“四心”“四端”与“四德”的真实逻辑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20年第9期复。
10.《儒家行为责任伦理论要》,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哲学》2020年第3期复。
11.《从三重维度看先秦儒家心学精髓》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0年第1期论点摘编;
12.《儒家为何重礼》,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0年第6期论点摘编;
13.《传统儒家公私观及其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0年第11期全文转载。
通信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56号香港正版资料兔费大全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;邮编:250002:电子邮件:Keguotu2000@126.com;办公电话:0531-82704627;手机:13953187955。